[筆記] 他們的文化藍圖:李惠美、耿一偉對談策展之路
他們的文化藍圖:李惠美、耿一偉對談策展之路
李惠美/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耿一偉/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
⬛ 耿老師:臺北國際藝術節
1.臺北國際藝術節活動旺季在夏天,主要靠參與者在活動後心中的迴響2.六年來支持中小型的藝術團展示和國際交流
3.參與藝術節的期待,讓參與者更幸福、更被看見重視
4.藝術團國際合作(創作),學會和外國藝術家溝通的眉角
ex:
金龍Llwyth(Tribe) 臺南人劇團+德國:提爾曼。寇勒
華格納大爆炸 Big bang Wagner 2013 德、法、台
烏布王Ubu and the Truth Commission 南非,台
5.衝突處理:要省錢、要賣座 , 如果準備夠長的時間(兩年半)、這些條件衝突的目標就可能達到平衡
6.這是一個視覺溝通的時代,標語文案寫再好,劇照(海報)拍不好,就是沒人要來
7.策展辦活動"怎麼招待客人"非常重要,因為藝術圈很小,得罪一個人口碑就會差很多,反之,臺灣可能成為國際藝術家難忘的城市
8.每年都在推新的藝術觀念,例如:實驗劇場
9.當國際策展單位都邀請同樣藝術家的時候,品味相近就容易開啟交流契機(藝術節就是要看平常看不到的東西)
10.國際合作的目標,邀請對方來台演出,是希望未來能由當地人帶路,把臺灣的藝術家帶到國際參加展演
11.策展人:你不會一直在這個單位、重點是跟團隊打響這個品牌,而不是你個人會一直留在頂端
12.談判,做一個節目有很多處心積慮的想法,對彼此最有利還能創造話題,和具有代表性的團體合作,其他團體就會比較好邀,幫助小藝術團在他們國家受到重視,友誼就會建立,未來他們大咖後就比較好邀請,因為我們默默無名所以要主動向國際伸出友誼的邀請
13.不卑不亢:讓臺灣成為藝術的中心之一:只要找到我們有,也是別人會想要的,就會被看到
14.城市競爭:經常看見彼此成果,容易達到激勵效果
15.好的節目很多,但新的觀眾群沒有成長,常常都是同一群人
16.美術館、劇院在城市的功能與角色正在變化:與社會活動的交流更多了(ex:歐洲難民議題)
17.除了票房,常常大展館會忘記藝術有一個功能,便是「指出問題的能力」,反而喜歡演出傳統安全受歡迎的的主題,應該去擾動城市的安全感
18.年輕人在表演和觀眾的角色缺席問題,不單是消費能力,而是青少年(國高中)溝通的對象幾乎都是青少年,臺灣有兒童劇場、藝穗節(大學生),的確是缺乏給青少年看的節目,因為劇場節目中看不到青少年關心的話題(青少年霸凌、愛情、考試、錢...等問題)
19.鄉民批評藝術常是因為他們看不懂的,藝術在成名以前常常是醜的,創作者不要去看評論(浪費創作者的能量),因為創作是辛苦的,創作者的信心很難培養,要找到一個適當去面對的態度
20.推薦:歐洲工坊在台北,8/18 三人行不行李國修(大安森林公園)、兩廳院秋天藝術節
21.劇場觀賞其實有它的社交性,其實需要有一場眾人討論的「演後派對」,才能延續觀賞的興奮感
22.藝術為何對民族有這麼大的影響,因為同類人可以透過不同藝術類型聚在一起,連結同性質(被觸動、同口味)的人
23.策展人靠的是熱情,可能不會賺很多錢,但是可以花很多錢lol,積極一點想:錢不用賺就已經在花了
⬛ 李惠美總監:兩廳院
1.文化工作不是一觸即發,兩廳院也是花30年的累積經營,才受到國際重視
2.場館跟藝術節的經營很不同,全年服務觀眾,目前票房平均都可以到達九成,國際藝術家也非常喜歡臺灣的觀眾(熱情激勵他們卯進全力演出),因為年輕人參與的量比長輩多(歐洲口袋深的銀髮族比較多)
3.城鄉差距的問題:和文化中心合作(兩廳院出製作費,文化中心出落地接待&演出費)
4.豐富的文化生活會讓居住在城市裡面的人有認同感、幸福感,文化素質的提升,對藝術生活的認同感,大眾對兩廳院的認知一直在轉變,跳脫民眾對兩廳院的既定印象,用陪伴的角色,而不去干涉藝術家
5.兩廳院針對青少年15~18歲占觀眾10%左右(是觀眾主導選擇權,或是學校老師要學生寫報告),青少年的表演者稀少,主要是背後青少年表演者背後養成的條件不夠充足
6.舞蹈秋天(十年了)有個以色列編舞家作品,適合藝術觀賞的入門者(藝術入門先以不會睡著為選擇lol)
7.在國外亞維儂藝術節,不好的節目反而是會有觀眾跺腳、噓聲、當場站起來罵的,但事後該節目被討論的時候,他們的缺陷反而是變成一種特色,藝術是很主觀的,喜不喜歡都是很個人的,民眾可以自由的表達想法
8.策展的時候,策展人的口味也越來越重,個人的喜好和思考觀眾的喜好,目標都是要讓觀眾哇!哇!哇!去服務不同族群。
9.獨立製作人怎麼去要求報酬,劇場:事多、錢少、離家遠;還是音樂人的報酬好一點,但是音樂的養成投資比較高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