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你做的檢查、治療,都是必要的嗎?》 _ 江守山醫生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OYO60pt81sVvecn2Be7GIlp1ZIIvVs8NEgeDByNZSpfUkwni_j4HGb3K2eY0JUd0UhP-QtoA4PKkswIhIqSAB5lo5UE7oIugET_Iz811CBdsXL7jcnou0zivEENUcRippb1GkrhTCPA/s640/1202_181202_0021.jpg)
《你做的檢查、治療,都是必要的嗎?》講師:江守山醫生 (前新光醫院醫師)
這個講座精神主打「預防甚於治療」
並宣傳「江醫師的健康鋪子」、《你做的檢查、治療,都是必要的嗎?》書籍宣傳
以及江醫師的「遠距視訊醫療諮詢」
最重要的當然是得到最新的健康醫療資訊
並強調本書資訊來自國際臨床研究的統計數據
每個統計背後有其文獻的出處
告訴大家無效的醫療有哪些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9E9oQ7jUa4KgFgJ7z6VHM4W4avDRzCnZ3mEaNm5XF733aIJKG2a9XtacLNQ8y91q_Ey1_zGXTzfXohSr0rPPIlet83Omeau9ahPfE3vD853py7wgQHhAcv7DjmsX0qL9XGLnbBaYlOg/s320/%25E6%2593%25B7%25E5%258F%2596.PN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TPig3zY52FW5p3pg1sKQq5WMF5Mq0TZLrbZA-MnoWjgUVADy_bmK6Gt3DhyEjjmm0GdHfSrspFbZYJ0QgKVyIY24T2mApO4Yp_VHz_FA8VkXG3loU14O6ufc-nOibI6n3VDMN97c3NA/s640/%25E6%2593%25B7%25E5%258F%2596.PN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CUgXoIZXJaHpAUo7f_yYz6B2Om4-gfxkWBzRNkrgnTus8MwUawTydwZdVtUaphRWYVFzFQi0QgVBnXf0FRQboVj1OGEFrELQios4FC2Pn1RYaAVq8G0gjMbRU-nJXGhc3V8yIIc9kJQ/s640/%25E6%2593%25B7%25E5%258F%2596.PNG)
告訴大家無效的醫療有哪些
以及醫療放射的危害
當然我自己沒有醫學背景
實在無法得知醫生傳遞的資訊真實性是否全面
不過其中很多淺顯易懂的概念
值得我們提醒防範
當然細節最好是把書買來並對照研究文獻會更清楚囉
- 何醫療決定都要尋求第二意見,再小的手術都有風險(如:麻醉藥過敏)
- 化療是有風險的,如果有嚴重的噁心反應,應詢問是否有"自費藥劑"可以降低副作用,維持食慾和體力,提高存活率
- 醫院的細菌具有多重抗藥性,萬一被感染反而不好醫治,依照醫生說該出院就不要賴在醫院
- 癌症篩檢是醫療最佳獲利模式,後續核磁共振、血管攝影、抽血測腫瘤指標、切片、手術、化療、電療、追蹤,獲利源源不絕。
- 沒有症狀不要去"健檢"攝護腺癌(這種癌症緩慢沒有侵略性,開刀易導致永久勃起功能障礙)、甲狀腺癌、黑色素瘤、膀胱癌、肛門指檢、電腦斷層掃描、乳房攝影、背痛的磁振造影、無胸痛不要做心電圖,因為這幾項會因為檢測風險增加死亡機率(高量輻射線反而會導致周遭器官提升罹癌率)、而且篩檢不影響存活率,早治療不會活比較久,反倒是影響生活品質;要做子宮頸癌的篩檢治療,因為風險低、配合醫生治療成功率極高。
- 所有的藥物只有13%確定有效、23%可能有效,其他沒有效
- 低價藥(例如:高血壓藥)原料幾乎都來自中國、印度,並在歐洲過水(例如:冰島),並具有致癌物(動物研究發現致癌),因此高血壓經初診發現,建議減肥、調整生活型態與飲食為先,真的不行再用藥物控制。
- 早期的腫瘤,特別是小腫瘤,有一些是自己消失或縮小。急著去治療不見得比較好。
- 做了電腦斷層的副作用,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還有其他罹癌風險
- 如果被診斷心臟病,應該要積極依照醫生指示改善生活型態效果更好。
- 有效的化療:睪丸癌、白血病很有效。沒效化療:多發性骨髓瘤、軟組織肉瘤、黑色素瘤、子宮癌、前列腺癌、膀胱癌、腎臟癌。
- 化療和藥物若是沒有影響死亡率就是沒有意義,例如:肺癌的藥物未經證實有效,另外,癌思婷(Avastin)副作用高、還會增加死亡率。
- 化療前,問醫生:「這個藥物有沒有前瞻隨機研究證實可以延長無病存活期?」
- 癌症的有效是預防,不是篩檢治療:食物無毒安全、運動、避免有毒氣體、揮發性溶劑、環境安全、多喝水多吃高纖、及早治好B、C 肝、每天八蔬果、多吃抗癌植物、足夠的維他命D、避開致癌物質(紅肉、燒烤)..
- 飲食、環境、生活型態、運動才是癌症死亡率降低的關鍵!
- 大腸鏡有醫療效果(即時切除),但醫療風險如人為疏失(捅破大腸需裝人工肛門、大腸剪息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)
- 哈佛大學研究,心臟專家醫生不在病人活比較久,因為心臟支架只對少數症狀有效「不穩定心絞痛較有效」,對於「穩定性心絞痛」大多只能止痛不能救命。
- .降低膽固醇藥會導致白內障各種風險啊、治療效果也差,效果還是飲食和運動強達六倍,吃蔬果運動達到的效果研究也是明確證實。
- 乳房X光攝影看不到好處、加上後續檢測總總更可能增加死亡率(歐洲篩檢率高,死亡率卻沒差,13年追蹤後都沒有效),正確該用乳房超音波!並用飲食、生活型態去改善。誰該乳房攝影?(1)攜帶乳癌基因、(2)單側得過乳癌者、(3)乳房超音波篩檢異常者。
- 多照過幾次正子攝影,總會發現癌症,因為正子攝影本身,一次檢查就會提高罹癌率。臺灣是唯一濫用正子攝影用來健檢的國家。正子攝影等於一個捷運站的距離去經驗原子彈所暴露的輻射量。
- 日本福島核災後五年,兒童罹患甲狀腺癌50倍,但正子攝影劑量更高。
- 放射線會致癌,甚至牙醫的超低劑量X光對兒童都有傷害(如:低機率的腦膜癌),更何況電腦斷層暴露劑量高。(等於一百多張的胸部X光)
- 2016研究發現用輻射線去篩檢癌症,沒提高存活率,死亡率反增,某些醫院鼓勵病患做電腦斷層醫生還會得到一千元獎金,十分無良。
- 沒有酸性體質這件事,仿間廣告都是騙人的,身體過酸就會死亡,過於鹼性體質也會導致疾病。身體每個部位需要的酸鹼值都不同,破壞平衡還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。
- 皮膚癌黑色素瘤,外觀明顯,建議直接找皮膚科檢查,真的可疑再切片確診,沒有確診不要去做X光等放射線檢查。
- 降低血壓:Q10、維他命D (陽光、香菇)
- 抗生素只有必要使用(擦的劑量低沒差):確診是細菌感染才要吃。用蜂蜜(不加水)治療抗菌(例如:咽喉炎)並促進傷口愈合。
- 標靶藥癌思停可能增加致命不良反應風險
留言
張貼留言